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当前位置是: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人大女王金融硕士聚焦《中国金融》|张子艾:提升资产公司立体扶贫能效

时间:2020-11-22     点击:   【打印此页】  【关闭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金融扶贫力量,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始终践行金融央企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以高度责任感和深厚情感,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主动作为,积极创新,立足贫困地区实际,调动集团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党建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扶贫工程,对贫困地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帮扶,使其产业有支柱、民生有保障、发展有后劲,在巩固拓展攻坚成果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党建引领,让脱贫攻坚“引擎”更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信达党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要求,坚持党委统筹推动,党建扶贫双推进,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

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各方合力。中国信达党委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公司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定期专题研究,学习贯彻中央最新指示精神,研究扶贫工作计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扶贫工作方向不偏、靶心不散、力度不减。中国信达建立党委统揽指挥、集团内各级联动协同发力的扶贫格局,持续完善扶贫工作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为党建扶贫提供坚实组织保障。系统各级党委成员坚持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亲自赴扶贫点就帮扶资金落实、项目进展、贫困家庭改善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党建扶贫精准性和资源输入渗透能力,协助基层党组织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引导力,更好地担起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

精选扶贫干部,提供人才支撑。中国信达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要求,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精干力量69人次,到贫困地区挂职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些同志宣传帮扶政策,创新帮扶方式,制定帮扶计划,引进扶贫资源,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他们中有的人顶着凛冽寒风跨过2公里结冰湖面,看望雪线上的牧民,送去党的温暖;有的人走访入户途中遭遇山体崩落,与死神擦肩而过;有的人妻子怀孕、生产时不能陪伴……信达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他们为山乡面貌改变挥洒汗水,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组织者、带动者、示范者;他们为党旗增色添辉,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宣传队”“播种机”“发动机”。

助力基层党建,激发带动能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内引外联作用、思想引领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中国信达认为,“帮钱帮物不如帮建好支部”,近年来不断探索完善党建扶贫模式,通过规范党组织生活、健全辅助组织、推动政治和技能学习等措施,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比如,结合扶贫点“两委”班子实际,中国信达深入实施“组织培训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党员对党的方针、惠民政策、农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更新党员价值理念,增强党员意识,提高“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整体战斗力。再如,帮助扶贫村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务公开等党组织生活和各项制度,辅助做好发展党员、培养后备村干部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政治保障。目前,公司27个支部与帮扶对象中的9个乡镇35个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形成了“抓好党建促脱贫、围绕扶贫抓党建”的良性机制。

加强金融支持,让脱贫攻坚“补给”更充分

金融扶贫是扩大扶贫金融供给、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中国信达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的指示精神,聚焦群众关切,对接贫困地区金融需求创新产品服务,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优化金融扶贫生态环境。中国信达旗下南商银行推出助农贷、普惠宝等产品,通过加大授信支持力度,满足偏远贫困地区三农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服务范围覆盖江西、湖南、云南等多个省份,累计提供超过4亿元的金融支持。中国信达在定点扶贫县青海省乐都区先后投入73万元,实施为期3年的金融教育项目——“金惠工程”,累计组织开展宣讲活动169次,印发金融知识读本1.5万本,服务19个乡镇、1.7万余人次,有效修复了当地农村信用环境,提升村民征信评级,推动当地农村贷款余额增长11.68个百分点。

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破解扶贫产业融资难题。中国信达旗下信达证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金融通功能,在广西发行首只扶贫专项公司债,为百矿集团成功募集2亿元扶贫专项资金,以创造就业的方式实施精准扶贫。中国信达旗下信达租赁发挥金融租赁业务融资期限长、业务形式灵活的特色,累计为甘肃平凉庄浪、山东德州武城、吉林白城通榆等地多个光伏扶贫项目投放资金7.67亿元,为当地4900个贫困户实际增收5280万元,有力带动贫困户脱贫。

创新资金监察机制,提升扶贫资金运营效能。中国信达携旗下金谷信托将扶贫责任与信托功能有机结合,设立“信达大爱”慈善基金,引入监察人机制,对扶贫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运作,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截至2020年7月末,“信达大爱”系列共设立7单慈善信托,累计支出慈善款金额超过2500万元,惠及群众逾万人。

加强产业振兴,让稳定脱贫“根基”更坚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中国信达坚决贯彻讲话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结合贫困地区气候、环境、劳动力分布等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增值潜力,着力提升村镇和农户经营效益,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升贫困群众可持续致富动力,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加强项目规划,担当产业扶贫“领路人”。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通过成立互助社、合作社,带动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镇腊子村农民种植当归药材,使得加入互助社、合作社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湖南分公司注册成立亚渔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筹集60余万元项目资金,以农户散养的方式喂养数百头纯正的湘西土猪,帮助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亚渔村100名贫困户脱贫致富,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广西分公司通过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网箱养鱼,让融安县隘面村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享受分红;新疆分公司捐资180万元在布伦口村援建了22间农贸市场商铺及配套设施,全部承租给贫困牧民,在扩大牧民收入来源的同时,使得当地村集体收入年新增近10万元。

挖掘资源禀赋,做好产业扶贫“特色菜”。中国信达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云南分公司联合兆乌村委会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资金90万元试种“牛尾山药”和魔芋,开展稻田养鱼、肉牛养殖,惠及多个村小组近200人;山东分公司投入100万元在大布乡建设鲁西民俗博物馆和鲁西民俗艺术馆,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8万元;贵州分公司提供农林技术指导、电商销售、樱桃树认养、商标注册、举办樱桃节等“一揽子”帮扶措施,使永和村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无公害产品两个称号,樱桃产业年产值壮大到800余万元,成为村中支柱产业;山西分公司投入及协调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当地屋顶光伏、有机小杂粮、杏果休闲观光等多个富民强村产业项目从中受益,带动400余户贫困户摆脱贫困,定点帮扶的阳高县三个贫困村按计划如期脱贫。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产业扶贫“主力军”。中国信达探索设立“扶贫产业基金”,投资青海省乐都区具有产业规模效应、带贫益贫效应较强的龙头企业,提升地区自主生产经营能力,更好地发挥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当地就业岗位增加、农户增收和共同富裕。信达旗下信达资本与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政府合作成立总规模15亿元基金,探索金融支农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组织消费扶贫,延长产业扶贫“供应链”。中国信达调动集团资源,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帮助贫困农民解决滞销难题,累计消费扶贫金额达到788.52万元。此外,公司还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推介贫困户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中国信达旗下信达地产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建设助农平台,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社区业主、合作伙伴的公益热情,传递消费扶贫力量。

加强教育帮扶,让乡村振兴“后劲”更充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国信达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多年来一直关心重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帮扶地区教育资源的补充,通过教育培训引导群众提升技能、增强信心,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乡村振兴涵养宝贵人力资源。

把校舍送到偏远贫困地区。2002年,中国信达投资66万元,在海拔2650米的青海乐都山头上建起了第一所信达希望小学。18年来,中国信达投资340多万元在青海乐都马厂、中坝、蒲台等乡镇兴建了7所信达希望小学,保障了近三千名学生的读书环境。中国信达旗下南商银行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羊坪乡捐建了羊坪南洋商业银行学校,使当地农村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

把希望送到“寒门学子”心中。中国信达成立的“乐都助学基金会”已连续5年为100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总额达100多万元;同时还投入900万元用于乐都全区教辅资料补充及3所学校基础设施改善。此外,中国信达还支持中国发展基金会“山村幼儿园计划”,投入15万元保障贫困边远地区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广东分公司设立“滴水·筑梦”公益助学金,连续多年资助家庭困难学子;深圳分公司连续十年,赴龙窝镇南奋小学、和平县浰江中学、紫金县九和中心小学、温圳镇小学、袁田村林布小学进行捐赠;四川分公司向色达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捐款3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375人;内蒙古分公司向商都县通用小学捐赠28万余元,帮助贫困学生400多人……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中国信达的资助下,获得了“起点公平”,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把本领送到贫困人群手上。中国信达通过开办农民夜校、邀请农业专家讲解种养殖知识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已服务20000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中国信达还组织扶贫地区领导干部、农业和教育部门技术骨干、乡村教师到山东、辽宁、北京等地,开展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农作物栽培、农村教学实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

精准发力立体帮扶,打造“高质量脱贫”样板

中国信达的定点扶贫工作,以党建为引领,以发挥金融专业优势为切入点,以打造多维立体式扶贫格局为抓手,以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打造了“高质量脱贫”的乐都样板。

从2002年起,中国信达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县)开展定点扶贫,2015年再添乐都区城台乡城子村为信达精准帮扶村。中国信达把支持中央定点扶贫地区脱贫摘帽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专门工作意见,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资源保障,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扶贫工作。

中国信达通过与乐都区政府召开联合党委会、与贫困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派驻专职副区(县)长和驻村第一书记等举措,强化对乐都地区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的“点对点引领”,促进村集体发展,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乐都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农民种田十种九不收,收入很低。中国信达援助协调资金,为当地贫困山区扶持了富硒紫皮大蒜、乌鸡蛋养殖、小尾寒羊养殖等“一种两养”项目,打造“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专业养殖合作社观摩学习,提升贫困户养殖水平。此外,中国信达还在乐都区芦花乡等地兴建了700栋日光节能温室和蔬菜大棚,在农业园区修建98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和15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修建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两桃”种植示范基地。如今,每个大棚每年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上,解决了农民吃菜难题,让干旱浅山地区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水难吃、路难行”困扰了一辈辈乐都人。中国信达在当地新建两千余眼集雨水窖,捐建泉眼引流点1处,建设农田灌溉水渠,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和蔬菜浇水问题,投入帮扶资金维修当地重要水利设施,保障困难群众饮水安全;累计投入资金80万元,开通田间生产路3公里并铺设砂石进行硬化,开通通往山林地的防火路5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消除产业发展瓶颈;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增进民生福祉。18年来,中国信达坚决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累计向青海乐都投入帮扶资金近5000万元,助推党建、金融、产业、消费、就业、教育等扶贫工程,助力乐都按期脱贫摘帽——2019年底,乐都区8798户29663人实现全部脱贫,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截至目前,中国信达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派驻扶贫干部69人次,帮扶对象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在公司党委坚强领导下,一批批信达人接续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精耕细作。青海海东市乐都区等8个区县、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恰克拉克村等26个村在信达助力下如期脱贫摘帽,中国信达利用自身行业特点,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信达特色的扶贫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信达将继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慎终如始,再接再厉,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中体现金融资产公司担当、贡献金融资产公司力量。■

(责任编辑 贾瑛瑛)

作者|张子艾「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22期

上一篇:人大金融硕士聚焦|管清友:未来十年对中国非常关键,我们面临科技突围的惊险一跃

下一篇:为什么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有双证还会有个结业证书?结业证书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