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当前位置是: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汤蓓: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必须要切实实践行多边主义

时间:2021-11-13     点击:   【打印此页】  【关闭
2021年11月5日,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国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分论坛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作为承办方之一承办了6日“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在会上发言。以下为演讲实录:


汤蓓

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下午的讨论!

我想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当前全球卫生治理过程当中的观念差别。第二个是这些差异和分歧对现在的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构成的挑战。

虽然现在在全球卫生治理的很多内容当中,各国对于要改革这点存在共识,但是问题主要在哪里,以及该怎么做,各国有着不一样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挑战其实是在于成员国,特别是体系当中最强大的国家,没有能够切实的遵守现有的规则。在全球卫生领域,特朗普政府在新冠大流行当中退出世卫组织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完善全球治理各国必须要保证对已有的规则体系和多边机构保持尊重,并且以负责任的行为行事。

第二种观点虽然也看到集体行动的缺失,但是认为主要的矛盾在于当前的多边制度和机构设计本身存在根本性的缺陷。所以改革的重点要放在重新设计多边机构上,要让制度长出牙齿,用一套新的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则来重构规则体系。当前对世界卫生组织改革提出的很多独立评估和专家组的报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前全球治理的挑战主要在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谋求获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改变规则体系。所以全球治理的问题在于所谓的守成国和挑战国之间的矛盾。在政策层面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主张脱钩,或者倡议设立一些排他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只包括少数志同道合国家的小多边机制。

关于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的观念和路径选择的差异,阻碍了大国在全球性的危机面前做出快速和协调的反应。围绕世卫组织改革,大流行条约谈判,以及最近的G20全球卫生委员
会的倡议所产生的争议都与之相关。当前几乎所有的改革倡议都要面临激烈的政策争论,渐进和妥协将是治理体系改革的总体特点。在此背景下要完善全球治理的话,可能需要以真正的多边主义来推动治理变革。

首先,虽然权力从来不缺席国际政治,但是必须强调全球治理必须服务于所有的成员国和公共属性。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词叫基本社会服务(essential services),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存在是国家能够正常运作的前提。虽然说全球治理议题非常复杂,当前要更加明确的界定到底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才是整个国际社会需要的基本服务。世界要走出隔离状态,要重新打开,全球疫苗的覆盖和相互认证就是这种基本服务。

其次,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必须要切实实践行多边主义,落实承诺。在疫苗公平分配的问题上,目前的很大困境在于发达国家没有切实的履行承诺,到10月中旬的时候以七国集团为主的发达国家承诺捐赠的18亿疫苗当中,只有14%被实际交付给了中低收入国家,这一问题不是由于短缺问题引起的,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当中没有使用或者是过期的疫苗剂量有1亿之多,到年底的话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2.41亿剂。

最后,全球治理的制度体系必须保持开放与交流,加强对话与交流,防止走向封闭与对立。多个多边平台的并立不是问题,但是规则的相互抵触和对资源的竞争将带来全球治理的失效。各国间存在分歧这一事实恰恰显示出多边主义的必要性,全球治理完善不仅仅意味着完善规则本身,还意味着完善规则的制定过程。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注: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内金融市场在全球化、自由化、工程化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些变化对金融专业人士了解中国市场兼具国际视野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为了在新环境下保持和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明尚夙达的经理人和企业管理者对学习金融相关业务的知识结构、管理方法、融入全球化发展战略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2013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级金融硕士学位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领域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上一篇:让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项目安抚你等待CPA成绩的忐忑心情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贾康:中国金融改革攻坚战,这八个方面势在必行!